作者:eireneL

引言

筆者認為利科的三重塑型理論對自己在讀經和靈修方面的習慣和既有行為有莫大提醒。本文略述其中兩點:其一為三重塑型理論幫助我認清現時的讀經慣性;二為在讀經和靈修中我們同時兼具讀者和作者身分,不斷地更新和敍述「我」的生命故事。

從三重塑型理論認清現時的光境

應用利科的詮釋理論讀聖經,得出的不會是「絕對」、「單一」或「唯一」的結果和答案。以他的理論詮釋聖經時,某程度上不再是強迫信徒和讀者從文本中讀出既定、公認和甚至是被教會視為「對」或符合傳統和教義理解的答案,尤其明顯的例子見於詮釋和理解耶穌的比喻。耶穌的比喻一般在教會內由兒童主日學至青、成、松柏年的聚會、查經班中都時有查考。然而,筆者(或許也包括其他在教會長大的信徒)每每在面對這些自小聽聞、自恃「熟悉」的耶穌比喻,便很快跌入那主日學課本的標準答案和意義,從讀耶穌比喻而可能得出的意義乏善可陳、多年來千篇一律。筆者並非否定主日學課本的標準答案有問題,而是當在認識利科詮釋理論後再回顧自己的讀經經驗時,筆者就發現自己與這些看似「熟悉」的耶穌比喻沒有對話、新的領受,頭腦上是知道耶穌比喻所指的上帝國,但實際郤時時體會那上帝國與現實生活中的距離、張力和無奈,心底裏其實時時懷疑那上帝國的真實和臨在(因為那與過去經驗或眼前困境相距甚遠),這是「標準答案」未必能處理的情感。

對浸淫多年的信徒(包括筆者在內)而言,讀經過程裏最常和最快、容易回到和在經文間穿梭的不是經文文本所引發個人經驗(故事)的回憶或觸及極限的挑戰,而是不斷在腦海裏搜索當年主日學的教導和經文背後「應該」有的意義。這過程和得出的答案不會隨時間發展和演變(除了因日子逝去而可能開始忘記「標準答案」外),對上帝的理解亦會死板地不變(因為按「標準答案」得出)。說到底,筆者體會這種讀經並沒有詮釋行動在其中,而只是覆述過去所聽過的文字和別人所定義、灌輸的意義,這些自小所聞的意義比自身經歷甚至更明顯成為既有期望、慣性、前塑型 (pre-configuration; mimesis1 (M1))。

利科詮釋理論其中寶貴之處在於幫助我們認清上段提及的狀況無助於生命更新和轉化的,而從三重塑型理論我們更具體地明白這視既有期望和教導為「永恆不變的道理」處境就是停止了在詮釋螺旋上的前塑型、合塑型和後塑型之間向上邁進,失却了在文本世界和現實世界間之互動。

利科詮釋理論使筆者並不因上段的狀況感到悲觀。筆者和其他看似一成不變的信徒其實都會有被經文所感動、反思和觸動的時候。人的本質始終有創造性的能力,能把事情組織成整體、情節,推動利科詮釋理論三重塑型中的第二重塑形 (configuration; mimesis2 (M2))。加上文本本身或有邀請讀者去改變、更新的特質,即使讀者怠惰至只回顧所被教導的「標準答案」,後形塑 (re-figuration; mimesis3 (M3)) 仍然絕對有可能發生。那份「觸動」就是讀者進入文本世界後代入故事而激起,若不只停留在「觸動」,而是放下主權,讓故事文本主導這與個人經驗的互動和張力,開放地作出選擇並因應文本的塑形而被更新,我們的生命故事可以被文本轉化,而不必糾纏於現實的張力和無奈,並且可以再重投下一次三重塑形中,繼續不斷地被聖經這文本塑形和轉化。

「我」在生命中同時是讀者和作者

三重塑型理論在讀經和靈修的過程裏,更有趣的是反映出「我」似乎又是「讀者」,但同時「我」又是自己生命中的「作者」,這兩身分不時交替互動。

在讀經、靈修中,「我」或被聖經文本所邀請窺見文本作者的轉化故事,除我藉文本 (M2) 所帶動作出抉擇更新成M3,在「我」決定作出更新成M3的事實也成為「我」的「新事件」。換句話說,在作出抉擇、又或讓自己的故事疊上在文本作者的故事時,「我」又是自己生命中的「作者」,抉擇是否和如何把這「新事件」成為我的生命教事其中一部份或其一情節。日積月累在回顧之際,我們能看見這「新事件」作為如何的情節,作為一個怎樣的故事,在更大的故事裏這「新事件」有何意義。我的M3和故事又可能成為往後自己和別人的M2

我了解到在回顧和發掘這「新事件」成為如何的情節和意義上絕不能心急。筆者在靈修裏時不時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期望在靈修、讀經、祈禱中「搵答案」。記得多年前一次退修為上主對自己的呼召著急,很想趕快知道祂的吩咐。當時牧長勸勉要耐心等候那創始成終的上主。透過利科有關敍事中時序、構型、情節建構等概念,我就更實在地描繪出這「等候」的過程——在生命中一件又一件事件其實都是我可以持續地反覆回顧,從中理順、創造性地建構情節,其中會判斷過去,這又不斷更新我的敍事情節,展望下一個引領前行的事件直至結局。我不能單獨看待「一個事件」(像只單獨地看一粒音符),這是一個有時序、不能跳過 (skip) 或「飛帶」、需要時間的旅程。一次退修裏的微聲是一件事,但不是終局和所有。在生命裏人會期待下一個事件,這亦可能是帶衝擊性、與這微聲不協調的事件,但在把這些事件串連和情節構型中是有可能找到箇中意義,並與先前的事件、文本作者的故事疊建,同時又有可能看多一點結局。我學習到不必為生命中不和諧的事件而糾結和介意,我可以放膽開懷地擁抱,因為這極可能是我生命的重要情節,引領我轉化並走近終點。

總結

總括而言,利科的詮釋理論更有形和實在地幫助我理解自己讀經和靈修的慣性,及在其中創造、向上的可能;亦幫功我了解自己可以如何更正面地面對生命中不同的事件和在塑型過程中帶來的轉變。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