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ntry is part 3 of 3 in the series Narrative Awakening

那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使戰車、馬匹、軍兵、勇士一同出來,使他們僕倒,不再起來,使他們滅沒,好像熄滅之燈火的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追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行一件新事,如今就要顯明,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賽四十三16~19)

以賽亞說耶和華會做新事,這概念你我都聽過,有什麼特別?奇怪的是他叫人不念耶和華昔日在埃及大能的作為。難道「看見」新事,與「忘記」舊事,有什麼關係?

真理的舞台若只是一堆概念,讀《聖經》應該很簡單,因為概念理應融會貫通,天衣無縫,放諸四海皆準。站到很遠的位置去望向《聖經》,自然就看見跨時代跨地域的《新約》基督觀、教會觀等。這種命題式的完美教義,有什麼新事可言?跟我們的困境,有什麼共鳴可言呢?

敘事神學卻將視角 POV (point of view) 推近每一卷書作者的「地平線」,代入他們對上主心意的揣摩,記述他們對上主不斷的懷疑及信任 (a dialectic of suspicion and trust)。真理的舞台不再是柏拉圖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地上瑣事及大事的走向。《聖經》66 卷書的作者,就如記者一樣,從她的時代出發,因著碰上新事而激發她更新視野,敘記上主的新作為,邀請神子民更新自己去接受新故事。敘事神學的上帝,就是在這 66 個不同的角度底下,在張力及有限的視野中彰顯自己。每卷書的表述雖然都是都是片面,但正正就是這些碎片化的見證裡,跟我們的時代共鳴及對話,為我們指引新方向。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放棄往時期望,轉而相信上主能在未來,做一些他們意想不到的新事。在第二以賽亞的時代,以色列人就因著接受不了波斯王塞魯士是上主的「受膏者」,而拒絕相信以賽亞的敘述(賽41:4, 42:18–25, 44:28~45:1, 45:9–10, 46:12)。與往時出埃及過紅海的壯麗場面相比,居魯士讓各族歸回本土的政策,實在是太平庸了。這就是上主的「新事」?不要開玩笑吧!

奇妙的是,原來保羅在腓立比書,也曾暗引這段經文的脈絡,去引出他的新意。究竟保羅及以賽亞的故事,有什麼共鳴?與今天香港的故事,又有什麼相干?從今天回望,我們會看見什麼共鳴,看見什麼「新事」嗎?

下周五(8月13日)的晚上,歡迎大家參加環球聖經公會的講座:新約聖經今讀:腓立比書今讀

https://www.wwbible.org/%E7%B6%B2%E4%B8%8A%E5%A0%B1%E5%90%8D?fbclid=IwAR0XyVBbLrANpTN9Qqi_zsoxNi4WLLX8CyQZN8g1-x3F_6KSMNWmM0Rv6kM

Series Navigation<< 敘事覺醒 (2):尋回節奏感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