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ne Ip


更新的認識和反思

保羅所寫的腓立比書,當中所提述的故事並不是表面看如此簡單,當中暗地裏編織 著很多有關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若我們沒有此眼光去閱讀腓立比書,只會認為保羅只是就著當時當刻的事情去勸勉腓立比信徒。然已,若我們藉敍事神學的向度去解讀腓立比書,就會發現保羅運用暗引所提述的舊約故事,給腓立比信徒帶來更強烈和更有說服力的勸勉。而且,整個敍事世界因著這些舊約故事而變得更為擴闊,讓腓立比信徒(甚或讀者們)更深地理解神的旨意和作為。

一個簡易理解敘事神學的切入點,是比較兩種敘事結構。《21 世紀保羅辭典》就保羅的敍事結構提出四層故事的理論,1 當中包括基督故事、以色列的故事、世界的故事、神的故事。我認為葉博士在課堂上講解的五層故事的敍事結構 (包括:神的故事、以色列的故事、耶穌的故事、保羅的故事和腓立比教會的故事),2 比起上述的四層故事理論能更有效地解讀腓立比書的故事。根據 Paul Ricoeur 指出的敍事理論,故事原來是敍事者透過一些交雜而不和諧的元素,藉主觀和有意向的道德 行為,利用時間、目的論和因果序列組成為一個和諧一致的故事,達成「不一致的和諧」,從而帶出敍事者想表達和影響讀者的訊息。 3 相比之下,《21 世紀保羅辭典》中提出的敘事,只是一個以故事語言去表達的歷史場景,缺乏了敍事者主觀地構置故事意義的創造力,及五層故事之間的張力。反之,整合 Ricoeur 敘事理論及 James Dunn 的五層故事理論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保羅故事的構成,是牽涉到他對不同傳統以至自己的佈局和情節構置 (emplotment)。就此,我嘗試從保羅從舊約故事暗引的向度,更深理解保羅想藉舊約故事(神的故事和以色列故事)所勾畫出新約故事(五層故事)的重要神學思想。

神的故事

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暗引了多段舊約經文(例如:伯十三 12~18;賽四十五 18~25; 出十 五22~十七 7;但十二3 等)。這些經文全部都記述了神在創世以後與以色列人之間的故事,是神與他立約子民同在的故事。當中的共通點是神在以色列人困苦中施行拯救,神因著自己的公義和信實,一次又一次地在苦難中拯救祂的子民。當中苦難可以是無原因(如約伯的故事),也可以是因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而咎由自取。總括而言,每一次的苦難都是神向祂子民施行拯救的機會,神的榮耀因此而彰顯。例如賽四十至四十八章當中,神因著以色列民被擄的苦況而興起居魯士施行拯救。在這段落中,神為自己申辯,祂是從前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賽四十三 16~17),現在也要救他們出巴比倫,施行新出埃及的拯救(賽四十三18~21)。就此段經文而言, 苦難(被擄)是出於神的旨意,對以色列人施行拯救,顯出祂的公義和信實,並藉此使以色列人與祂復和,更新祂與子民的關係。可見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強調神在苦難中一直都是信實和公義的。也因著這緣故,神必定會為下文所述的受苦義僕—耶穌平反,其或為保羅、腓立比信徒平反。

以色列的故事

以色列人在舊約中被神所揀選成為祂的子民。然已,他們卻不斷叛逆犯罪得罪神, 倚靠偶象多於神(賽四十四 9-20)。從賽四十至四十八章的段落中,以色列民在被擄 中的苦況,心中對神充滿懷疑(賽四十 27)。他們不憑誠實和公義指著神起誓(賽四 十八 1-2),可見他們認為只要被稱為神的名下和擁有以色列血統便可享有保障,而 不用活出與神相稱的公義和誠信。但在被擄歸回後,兩約之間的時期,以色列人卻發展出另一種象徵神子民的身份標誌,就是,他們以 πολιτεύομαι 的字眼來定義堅守 律法者是屬神子民的身份標誌,這種論述可見於馬加比書。4 因此,他們排拒以賽亞書中神預言要任命外邦君王來拯救他們,唯有靠堅守律法才能得救,馬加比家族 的領袖才合符他們的心意。不論是早期迷信於不守約的盟約關係仍可帶來保障,或是後來迷信守律法可得救,都顯出這群以色列人以自我的渴求去操縱神的意圖。這意圖更見於腓立比書三章那些妄自行割的猶太基督徒,為求平安不受苦(避免因不參與帝王崇拜而來的迫逼)而選取捷徑去自保,以此攪擾腓立比信徒順從羅馬文化和制度,並他們的傳統,卻不會反思這是否神的心意。因此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指控這些不遵從神旨意的猶太人必定會沉淪 (一 28; 三19)。

耶穌的故事

腓立比書中二章 5-11 的基督頌,完美地反映出作為神的奴隸之榜樣,保羅更將賽四十五 23 用於描述神的字詞,應用在基督之身上。這與舊約中神興起受膏者施行拯救的故事產生共鳴。賽四十五 23 的背景是神應許興起居魯士拯救以色列人出巴比倫,並藉此成就耶路撒冷的重建,因著以色列被救贖的見證,神得著榮耀,萬國萬民都向祂跪拜和效忠於祂。5 賽四十五 1 提到居魯士被神稱為「我的受膏者居魯士 (χριστῷ μου Κύρῳ)。而在新約當中,神興起耶穌成為祂的僕人,被稱為「主耶穌受膏者」(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 Χριστὸς) (腓二 11)。耶穌這位受膏者雖有神同等的地位,卻不抓住這身份,放下自己而取了奴隸的形象,順服至死,死在十架上,這位受苦義士最終得著神的平反而復活和被升為至高,甚至得著萬國萬民,甚至擴展至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宇宙性宣認祂是主,主 (κύριος) 這名號原本是用於神之上 (LXX) ,神亦因此得著榮耀。 6 舊約中神應許凡願向祂效忠的人 (不論以色列人或外邦人)都可得救,終於在基督這位義僕身上得到落實,腓立比信徒也因著基督的故事而進入救恩的國度,作為天上的國民。神的子民不再以血統來正義,而是透過生命效忠於基督來定義。

神興起居魯士作為祂的受膏者施行拯救是「舊約救恩歷史進程」的模式,而在新約中這模式重現在耶穌身上,卻加上了多一層的意義。7 神藉基督施行了超越舊約的新拯救,這拯救更顛覆了舊約居魯士的拯救方式。在居魯士的故事中,居魯士憑著神的任命行使軍事上的拯救,以軍事武力的權力實踐神的旨意,但耶穌卻以顛服性的方式,不抓住自己的身份,反倒放下一切,順服到放下性命,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穌的故事中,捨棄自我的地位與生命,順服以致於取了奴隸的形象,使自己與奴隸(即最無地位的人)同等,認同奴隸的身份,經歷苦難,耶穌不抓著自己的能力,以致得著恩典。這說明了神藉耶穌以奴隸形象成就了賽四十五章「得勝之歌」中應許的拯救。而且耶穌的平反說明了救贖全是恩典。世界的勝利關乎的是獎賞 (功績或英雄崇拜),但唯有在耶穌與奴隸認同的愛中,才能體現這份神救贖的勝利。8

耶穌的故事顯明了神的拯救方式顛覆了一般人的期待,猶太人期待大能的軍事 拯救,但耶穌卻藉軟弱的順服成就;猶太人藉抓緊律法以行為換取得救,耶穌卻以 捨棄生命的方式順服神的心意;猶太人期待神帶來平安,誰知耶穌面對的卻是苦難; 猶太人為了避過羞辱而順應羅馬的文化和制度,甚或誘使外邦信徒跟從,耶穌卻迎 向羞辱的十字架,最終卻得著神的平反與拯救,甚至得著升高和萬族的效忠。受苦 只是為了忠心地實踐神的旨意,而神在受苦之中並沒有缺席,最終神將耶穌基督升 高時得到確認,並且天國得以開展,耶穌成了天國的君王,而願意效忠祂的子民將會成為天國的子民 τὸ πολίτευμα ἐν οὐρανοῖς ὑπάρχει (三 20)。在耶穌的故事中,十字架雖然代表了受苦,卻同時是得勝的記號。可見,在耶穌於地上的受辱和十架上 的苦難事件,彰顯了神的公義拯救。

保羅的故事

保羅的故事因著在大馬士革路上與主耶穌的相遇而開始,保羅對基督最初的認識在於他因遇見主而變瞎的苦難經驗(徒九),因著主耶穌的安排而得醫治,這深刻的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從耶穌而來的拯救,並為此委身順服於這福音。在保羅筆下的腓立比書所編寫的基督頌交織了賽四十五章的故事,顯出保羅接納基督受苦以致彰顯神的拯救,並因著基督的順服,配得全宇宙效忠的天國君王名號被賦予在基督身上。保羅不論在自身的苦難中經歷到福音的大能,或基督的受苦中體會到受苦終得平反是福音的確據,同時明白到基督是作為天國子民的效忠對象。所以,保羅在腓三 8中,指出祂為要得著基督而丟棄萬事,保羅因著認識和經歷主耶穌的相遇,效法基督不抓著自己可誇的一切 (三 5-7),為要代表基督受苦(一 29; 三 10),在苦難中更深認識基督(三 8)和實踐神的旨意,辯明福音(一 12-14)。保羅是靠著福音的 9確據看待坐牢(受苦)是福音即救恩的一部份, 9 而且在保羅的經驗中(徒十六), 為辯明福音而坐牢,卻成了向嶽警傳福音的契機,最終得著釋放。由此可見,坐牢 的意義不在於受苦,而是叫基督因受苦而顯大(一 20)。可見在保羅眼中,要經歷 福音的大能,受苦是必須經歷之途徑,但這卻不是終點,只是邁向得被神平反的必 經之路,這事是基於基督受苦後最終得神平反的確據(二 9-11;三 11)。因此,保 羅為著認識基督和實踐神的旨意而堅信受苦是彰顯基督的方式。保羅重演基督的故 事,顯明受苦是願意效忠基督,代表作為天國子民新的身份標誌。10 屬神的子民 (πολιτεύομαι)不再以守律法來定義,而是透過認同基督的受苦,代表基督受苦來重新定義。在保羅的受苦故事中,因著福音的緣故,受苦扭轉成為喜樂,喜樂源於能夠順服神的旨意,與基督有同樣的心志,盼望最終必得平反和得救。

腓立比教會的故事

保羅認為腓立比教會的處境與他所面對的一樣 (一30)。因此,保羅透過此信勸勉信 徒在苦難中要能分辨是非(一 10)。腓立比教會從前可以抓著的是他們羅馬人的尊貴身份,現在卻因著基督信仰而面臨迫逼受苦 (一28-30)。11 保羅肯定腓立比信徒 過去和現在都順服神和興旺福音 (二 12; 一5),並命令他們要與保羅一樣作與福 音相稱的天國公民 (一 27; 三 20),效忠於基督。換言之,腓立比信徒作天國子民 (πολιτεύομαι)必須效忠基督,如同賽四十五 23 的應許一樣效忠於神,認同基督的 受苦,並代表基督受苦, 以見證福音,最終才能得救和得平反。12 然而,任何一切聲稱能夠通往得救的捷徑,如靠著割禮免受苦難的路,不但不能讓人認識基督, 更導致沉淪 (一 28; 三19)。13 因此,作為天上國民的腓立比信徒應當認同基督的受苦,和接納這受苦是天國子民的記號,與保羅和基督有同一想法,能夠辨識受苦是 神的心意,以致帶著盼望去面對苦難,因為苦難是彰顯基督大能和神榮耀的途徑, 也是通往得救必經之路。

總括而言,神在祂的子民面對苦難時持續地施行拯救,期望與祂的子民復和。可惜 以色列人卻靠己力拯救,失卻救恩。神藉耶穌降生成奴隸的形像,順服受苦至死,最終 被升高,成就對人類的拯救,顯明神拯救受苦義士的恩典,以致實現賽四十五的應許, 凡願效忠神的人都可得救。在耶穌的故事中,耶穌被膏立為天國的君王,全地的人可藉 效忠基督,認同受苦作為天國子民的身份而進入救恩的國度,並在地上受苦見證福音,活出天國子民的特質,直等到基督再來得到終極的拯救。因此,保羅學效基督受苦作福 音的見證,並勸勉腓立比信徒也仿效他,堅持在受苦中見證福音的大能。

引發的感受與生命體會:

過去對於腓立比書最深印象是「喜樂」,還有經典的金句(三 13~14;四 4~7)。不過每次聽人教導這些金句時,我心裏總是覺得不是味意,原因是覺得這樣的講論不人性化,亦欠缺說服力。首先,根據傳統對四4~7 的講解,其意義及應用總是指出在任何處境中,都要喜樂地和有信心地向神祈禱,這樣神就會看顧和為我們解決困難。這論述其實讓我感到十分沮喪,因為即使帶著信心祈求了,困境往往也沒有改變。反而讓我更懷疑自己是否懂得禱告?是否不夠信心?還是神也會失信?為何面對困境也要喜樂?另外,傳統對三13~14的講解,總是勸勉弟兄姊妹要忘記過去失敗的事情,努力為著未來去實踐神的旨意,指向一種經歷失敗仍奮力向前的信仰態度。這就是我在上課以前,對於腓立比書預先的理解 (Mimesis 1)。14

然而,經過課堂的講解、深入思考腓立比書的訊息以後,發現保羅寫腓立比書時想 表達的重要神學思想並非如上述的理解那樣。首先,腓立比書最強調的並非「喜樂」, 也許說「喜樂」是重點也沒有錯,但必須建基於保羅為何要喜樂的基礎之上,「喜樂」 才變得有意義。其實保羅想要表達的重點是「受苦」是實踐神旨意和得救的必經之路。唯有從基督的故事和交織的舊約故事中梳理出,神是在苦難中施行拯救和與人同在的神, 透過基督受苦故事而建立的天國,作為天國子民的保羅、腓立比信徒,甚或我們,也是在苦難中經歷神的恩典和拯救,見證基督復活的大能和神的榮耀,能夠盼望在此生或終末得神平反而感到「喜樂」。因此,我們作為天國子民,順服和甘願「受苦」,仍可感到「喜樂」。就是因著這份盼望,我們能以基督一樣的想法去實踐神的旨意,見證祂的榮耀。不但如此, 我們要忘記背後的不是失敗的經驗,而是一切地上的成就和能力,藉著放棄自己擁有的去效法基督和保羅,不抓緊過去的虛幻的美好,而選擇最好的天國子民身份,即使「受苦」 認定這是神所喜悅的,而感到滿足和喜樂。這是我在課堂後對於腓立比書的新理解 (Mimesis 2)。15

由於對腓立比書更新的理解,幫助我在這黑暗的世代中,如何辨識神的心意和以行16 動去實踐基督的受苦見證,以致神得著榮耀 (Mimesis 3) 。16

坦白說,在過去的一年裏,自己有許多灰心失意的時候,也在心底裏不斷問神:「祢在那兒?」。在香港的社會運 動中,每天見證著很多無辜的人被欺壓,公義未彰;疫情使世界各地的人喪失生命,香 港貧窮人更多,面對失業或經濟不景的困境,政府的抗疫表現未如理想,甚或以政治和利益主導。神為何不在當中做點事呢?心底裏很想神能夠回復昔日的香港 (包括香港人的身份和核心價值),想神讓一切變回從前一樣美好。然而,我只有從人的角度去看見世界的苦難,沒有從基督和保羅一樣的想法和眼光去辨識現在的處境。若果苦難是神施 行拯救的途徑,這就是我們認同基督受苦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在苦難中與基督有一樣的想法,迎向苦難卻不抓住自己的成就、安舒或利益,單單為愛他人愛神的緣故,在苦難中堅持神的心意,讓人知道世上有一位在苦難中行拯救的神,並且已在苦難中得勝的基督。若我們能夠辨識平安、喜樂和盼望並不是世界可以給予我們的,唯有在基督裏、在天國裏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盼望和滿足,我們就可以認同天國子民的法則,在受苦中堅守基督的想法,在地上見證福音。

最近在教會談論得最多的也許不是福音的本質,而是移民與否的問題。人面對苦難 的傾向,總是要做一些事去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即或不考慮移民的人,總要思考一 下資金移民(開離岸戶口)的問題。這些行動有時候仿如舊約的以色列人努力靠行為得救一樣,口裏稱主的名,心裏思想的卻是如何自保自救。問題是這些行動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平安嗎?能夠使苦難離開嗎?問題的核心並不是決擇我們居留地變更或是資金戶口轉移的問題,即使改變了能有最終的保障嗎?移居別處也許要面對的困難更多更大,資金轉移也沒有百分百的保障。

也許我們應反思的是我們該如何看待苦難,苦難只為我們帶來壞處嗎?保羅眼中,苦難是我們認識基督、經歷基督、與基督同在的機會。若我們視自己為基督的門徒、天國的子民,又怎麼會不認同基督的受苦?又怎會不願意代表祂受苦?為的是要在苦難中經歷和見證神在這世代中對我們的拯救,以致神得著最大的榮耀。有許多時候,我們忽略了我們與神那份無比珍貴的關係,以致我們很功能性地看待我們的信仰,若信仰能為我帶來平安或好處,就樂意委身。但若是這樣,不斷犯罪的 我們根本不值得被拯救,若非神的恩典在基督受苦中彰顯,若非神珍視我們與祂的關係,若非基督甘願犧牲順服至死,我們根本不可能與祂和好,作祂的子民。若我們能夠明白這份恩典,便不會再斤斤計較地去選擇委身信仰與否,我們自然會與基督有同一想法, 不再將眼光放在如何逃避今世的苦難,而是因著神的恩典而順服地在苦難中捨己地見證福音。

若我們視自己為基督的門徒、天國的子民,又怎麼會不認同基督的受苦?又怎會不願意代表祂受苦?

在疫情中,我們也許都有不富足的時候,但我看見社會上有許多基督教機構在財赤 的時候仍堅持扶助貧窮人的使命。這就如保羅和腓立比信徒效法基督捨己的榜樣一樣, 在苦難中不單顧自己,更要顧別人的需要。林後八 1-5 保羅提到腓立比信徒在患難中和極窮之間仍感到喜樂,樂於捐助賙濟有需要的人。腓立比信徒有如此的表現全因他們因得著基督而喜樂,效法基督的順服犧牲。這讓我反思不論在疫情下、社會不公義的情況下,甚或未來可能面對的宗教迫逼之中,我們該守住的不是我們的人身安全、錢財的保障或是生活的便利。反倒,我們須要抓緊的是如何辨識神心意的準則,就是如何活出天國子民的特質,在苦難中仍選擇見證福音,持守著被攻擊卻不會被奪去的盼望。苦難並不可怕,在苦難中的堅持是為了期待和進入永恆而堅持,在此生確定了基督已得勝並且祂的大能會幫助我們成全福音作工,未來更會被平反,確定我們是祂忠心受苦的僕人。深願那在腓立比信徒心裏動了善工的,同樣地在我心裏動善工,以至我的生命也能被神所用,成全福音的工作,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不單如此,也能像基督、保羅和腓立比信徒一樣,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去感染他人,以致天國子民的特質能夠傳承下去。

Footnotes:

  1. 馬挺主編、里德 (Daniel G. Reid) 副編、楊長慧譯、郭秀娟審校:〈基督論:保羅基督論的敘事結構〉,《21 世紀保羅辭典》(台灣 : 校園書房,2009)。
  2.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一堂〉,頁 11。
  3.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三堂〉,頁 50-76。
  4.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二堂〉,頁 31-35。
  5. VanGemeren, Willem A., “Isaiah,” in Evangelical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vol. 3, Baker Reference Librar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95), 503.
  6. Henry Barclay Swete, The Old Testament in Greek: According to the Septuagin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9). 賽四十 10; 四十一 17,21; 四十二 5,6,8,13,21; 四十三 1,3,10,12,14,15; 四十四 2,24; 四十五 1,3,5-8,11……
  7. Moo, Douglas J., Galatians (Baker Publishing Group, 2013), 295-6.
  8. Gorringe, Tim, “16th March: Sixth Sunday in Lent – Palm Sunday: Isaiah 50:4-9a Philippians 2:5-11 Matthew 21:1-11”, The Expository Times, Vol. 119, No.5 (1st August 2008), 236-37, https://doi.org/10.1177/0014524608088849 (accessed 10th December 2020).
  9.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二堂〉,頁 58-61 及 69-73。
  10.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三堂〉,頁 38-40)
  11.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一堂〉,頁 39。
  12.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一堂〉,頁 72-75。
  13. 葉應霖:〈腓立比書課堂筆記:第一堂〉,頁 53。
  14. Baker, Joe, ‘Paul Ricoeur’s Mimetic Narrativity, in Summary,’ Medium, 4 November 2017, https://figuration.al/paul-ricoeurs-mimetic-narrativity-in-summary-ef006a539ae6 (accessed on 10th December 2020). Baker indicated that “…prefiguration (mimesis1) and narr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pre-existing experience and expectations of stories we bring with us when reading.”
  15. Baker, ‘Paul Ricoeur’s Mimetic Narrativity’. Baker indicated that “…prefiguration (mimesis1) and narr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pre-existing experience and expectations of stories we bring with us when reading.”
  16. Baker, ‘Paul Ricoeur’s Mimetic Narrativity’. Baker indicated that “…refiguration (mimesis3),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as readers complete a writer’s story in restoring it to the real world of action and suffering.”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