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en
1. 引言
在性格與靈命成長的課程裡,我嘗試用「故事」的角度去發現自己。課堂內所學習的性格工具,與其說是測試,更是一㮔說故事的語言。透過學習 MBTI 和九型人格的理論,讓我明白到自己所說的故事其實由多個故事組成。故事展現了有意義的整體 (Meaningful Totality) 。1 藉此,人與人彼此敘述故事而互相影響。故事的起承轉合,讓經驗和經歷的內在含意得以呈現。 2 這些故事們有時和諧、有時矛盾、有時不被接納,故事不盡完美,但上帝卻能叫人成長。人的行為受著不同故事所影響,而了解自己性格不只為了改變行為習慣,教自己在別人眼中看為美好;了解自己故事,是為了不被固有單一的故事去主宰了自己的行為,以使自己的生命可以變得更完整。在以下文章中我將會透過個人性格、與人分享MBTI的實習經驗,和對使用性格工具的反思,展示性格作為故事語言,如何更新我對自己及他人的看見。
了解自己性格不只為了改變行為習慣,教自己在別人眼中看為美好;了解自己故事,是為了不被固有單一的故事去主宰了自己的行為,以使自己的生命可以變得更完整
2. MBTI
在認識 MBTI 的過程中,我首先明白到不同的心理傾向 (Preference), 不應獨立構成對與錯的標準。事實上,上帝創造人在群體中互相建立,正是透過在不同中學習,而非因差異而互相批評。作為一個 INFP,朋友一直驚訝於我屬「內向型」,因為他們所看見的我為人健談,亦多會參與朋友間的飯聚或活動,與「內向」似乎不太合襯。在課堂中我明白到「內向型」其實是指從何獲取心理能力,雖然我可以在群體中表現活躍,但獲取能量的方式卻是從內裡世界而來,包括適當的獨處、沉浸於個人的感受和反思等。「外向」行為和「內向型」原來 一直並存亦不矛盾。
我認知世界的傾向是「直覺型」,這令喜歡觀察事物間的關聯性、常常運用想像力、傾向思考未來的可能性。我判斷的傾向原則是「感性型」,所以我一向都較富同理心、看重關係的價值。對我來說,若世界是一幅圖畫,「直覺型」傾向擔當圖像框線繪畫的角色,而「感性型」傾向就是負責為圖案填上顏色。更多了解這兩種傾向對我的影響後,我反思到我以往在教會與人分享的經驗。
當我熱烈由衷地向人分享我所領悟的畫面和感受後,最叫我失落的,就是部分人回應說:「這些並不是感動和負擔」或「然後呢?你會如何進行?」然而,卻沒有人告訴我「這些」所欠缺的是甚麼,更讓我漸漸不再輕易分享,因不想再被否定我的看見和感受。但學習MBTI 讓我明白,原來人與人之間溝通,可以有很不一樣的接收和表達「語言」。以往的失落並非因為誰對誰錯,只是各有不同。
最後就是應付外在世界的風格,「認知型」的我喜歡彈性,重視過程以及不喜歡輕 易下結輪,同時較不擅長定下嚴緊的時間表。從少到大因為家庭成員以「判斷型」為主,我的風格被灌輸為「慢吞吞」、「時間管理不善」等。在及後成長過程中,不論是在學校、教會或其他群體,我發現有時間表的朋友總是被稱讚預備得較好和充足。記得一次在教會事奉,我與另一位團友共同負責敬拜的部分,因為處事風格太不同,我非常盡力去配合,例如他在沒有和我商量下訂好了所有練習日期,而我雖然認為不需要練習多次,卻也盡力配合。但事後他卻表示與我合作甚不容易,使我感到非常難過,感覺自己的付出被否定。在學習 MBTI 後,我明白到其實兩種傾向各有長短處,不應有優次之分。另外我亦更多留意自己在群體生活中,個人風格如何適當的融入和互相協調。例如預備事奉或小組報告時,我可以主動與對方訂下完成的「死線」,讓對方更有安全感,而我亦可以在「死線」前按自己的時間去完成。我相信,當大家的故事語言被看見,群體也就能更有效地被建立。
2.1 一次實習分享 MBTI 的經驗
有關MBTI的實習,以下為當日小組的詳情:
實習對象 | 筆者所屬門訓小組(包括一位導師ESFJ、四位團友ISTJ, ISFJ, ENFP x2) |
時間 | 兩小時 |
物資、事前預備 | PPT、請參加者完成網上MBTI測試 |
主題 | MBTI and Team Building (圍繞團契內的互相建立) |
Session plan | – 互相分享對MBTI的認識 – Coffee Shop Project – 介紹MBTI & 確定各自的MBTI – 認識MBTI性格動態(type dynamics) – 討論:何為投入團契 / 親近神 ? – 結語:如何成為祝福人的人 |
完成實習後,我對於「感性型」有新的體會。在分享過程中,其中一位「感性型」 的組員不同意自己是「感性型」(但其他人包括我都認為他是),他認為自己是個會「思考」的人且不傾向「感情用事」。我反思到這可能是「感性型」(或其實每種傾向都有)的盲點。事實上同樣作為「感性型」的我,我絕對認同「感性型」也有思考的部分, 只是當我愈與「思考型」的朋友接觸,愈發現原來「感性型」並非指沒有思考,而是所作判斷的邏輯基礎是感性。
事實上同樣作為「感性型」的我,我絕對認同「感性型」也有思考的部分, 只是當我愈與「思考型」的朋友接觸,愈發現原來「感性型」並非指沒有思考,而是所作判斷的邏輯基礎是感性
我反思到「內/外向」、「感性」、「投入」等不同的定義其實都受到他人、社會文化所影響,以致人在讀「故事」時或會出現不清晰甚至誤解。正如以上例子,組員以感情用事去形容「感性型」,當我再邀請他分享更多時,原來他所理解「感性」一詞代表著負面、不理性和女性形象。當然,沒有人能在不被任何「故事」的影響下去與人相處。原來普通的一個字眼,聽在某人的故事裡,也能像性格傾向一樣,化身無形的眼鏡,成為別人的前設,最終妨礙彼此「語言」的看見,影響相交。
3. 九型人格
我在中學開始接觸九型人格測驗,一直視其與其他性格測試無異,所以這次課堂改變了我一貫對九型的認知,對自己亦有新的了解。在九型理論裡,每種人格背後都有一種原罪 (Root Sin),影響著個人的世界觀、信仰觀、關係觀等等。作為九號,我一直理解自己為喜歡和平,傾向成為協調者。故此,我亦曾懷疑自己是否二號。但當我以原罪、對上帝的扭曲形象 (Distorted Image of God)、理想的狀態 (Ideal) 等向度去理解九型時,我對自己的看見,亦變得更清晰。
九號所認知的上帝是和平的上帝 (A Peaceful God)。我最常鼓勵自己的經文,是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 46:10) 和「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 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 3:5-6)。原來,我對上帝形象的理解,直接影響到我怎樣與祂建立關係、事奉心態、及面對信仰問題的模式。原來當我只用九號對上帝的認知去成長,不單不完整,更會容易忽視上帝其他的屬性,例如良善、慈愛、公義等。當我了解到這「盲點」後,我開始學習調整眼光,不單定睛在和平的上帝,讓我更全面去經歷上帝的指引。
另外,因著希望避免人與人之間的張力,我這個九號亦會在與人保持距離,及回應別人需要之間,取得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我發現,我與朋友和服事對象的關係,常常會止步於親密之前,不近不遠,正是一個既舒服亦是最具安全感的距離。認識九型人格理論,讓我明白成長的其一法則,就是不讓自己的偏執掌控個人所有的選擇,並同時學習與他人有更多連結。事實上,「連結」及「群體」這些詞語,就是一些我需要花額外力氣去面對的「故事符號」。然而,當我明白到上帝的心意,不單是要我個人得平安,更是要祝福萬國萬民時,我便更有動力連於上帝,成為一個能祝福別人的人。
我發現,我與朋友和服事對象的關係,常常會止步於親密之前,不近不遠,正是一個既舒服亦是最具安全感的距離。認識九型人格理論,讓我明白成長的其一法則,就是不讓自己的偏執掌控個人所有的選擇,並同時學習與他人有更多連結。
3.1 穿越九號框框,尋見上帝引導
在大學畢業後,我從事過禮儀師和晚期病患服務的工作。就如每個婚禮都需要婚禮䇿劃師,喪親者亦需要禮儀師,去為他們處理先人身後事及籌辦喪禮。3
然而,在籌辦並參與不同的喪禮中,我看見原來死亡並不一定帶來安息或和諧。4 有家人因在喪禮的宗教儀式上得不到共識,以致在喪親的悲傷上,再加破裂關係。有家人為著先人的財產而不顧先人的意願;亦有人因先人生前的婚姻關係混亂而須一日辦幾場喪禮等。我這個九號便開始問:「如何才可讓人在死後有安息並達致和諧?」後來我漸漸發現,即使一場喪禮籌辦得再完備,亦不能完全轉化關係上的問題。故此我決定辭職。
即使一場喪禮籌辦得再完備,亦不能完全轉化關係上的問題。
後來,我以社工的身分,加入晚期病患安寧在家的服務。透過支援社區病患者的生活所需及進行完願活動,作為一名照顧者,我希望幫助病患者,可與家人一起安享晚年。在服務過程中,我的確享受協助個案在晚年選擇他/她希望過的生活,及修補曾有裂痕的關係。然而,有些個案卻不能有此可能。例如身體情況不許可在家自住、或沒有家人願意照顧、社會資源不足等等。 面對這種人生,我這個九號有時會好奇自問:「如果人生就只為經歷生老病死,何不跳過『病』,早點選擇死亡?」
基督教信仰讓我明白雖然人都要面對死亡,死亡卻不是終點。「神愛世人, 甚至將他獨一的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3:16) 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叫人可以因信稱義,基督徒死後將永遠與父一起,相反則是得著永死的結局。原來人與人關係的和諧,並不會使生命得著最終的和諧,而這亦不是避而不談就可解決的問題。在死亡面前,我明白到生命之意義在於那比一切都重要的使命,讓人認識上帝、得著豐盛且永恆的生命。這使命亦使我由與人保持「服務者與服務使用者」的距離,進一步希望可以進入人群當中祝福他人。
4. 為牧養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MBTI 和九型均有助牧者了解所牧養的對象,明白到不同人有不同的傾向和考慮,以致能在單一的聚會和牧養模式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教會作為群體共同成長的地方,性格工具可有效協助牧者按各人的需要去設計成長路線,例如「直覺型」的會友較喜歡探討事工未來的可能性,「實感型」傾向的會友較著重信仰傳統和實際可行性。除了按牧養對象的傾向去設計相關的活動,牧者亦可幫助他們發展不屬自然傾向的一面,例如協助「感性型」傾向的會友建立理性思維模式, 使性格更完整。性格理論還可讓牧者更了解不同性格的人,是如何與上帝建立關係,讓牧養對象以更合適自己的形式去親近主。
雖然 MBTI 和九型均可讓牧者更了解牧養對象,但筆者認為應以 MBTI 作為起步和切入點。首先,MBTI 比九型較易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得著引證,牧者亦較容易判定對象的類別,從而協助對方更深認識自己及別人。而九型因涉及深層的動機,而且在不同的健康層次下的狀態亦會不一,如牧者與牧養對象在不熟悉的情況下作出判別,或會容易出現錯誤甚至造成傷害。5
總括而言,不同的性格工具雖在一定程序上可反映出個人的本相,但使用時亦應重 視「以人為本」而非「以理論為本」。雖然性格類型帶有指向性,但上帝創造每個人仍然是獨一無二,所以在使用性格工具時,應避免以理論的框架蓋過了人本身的可能性或成長的空間。若牧養對象呈現的行為不像性格理論所建議,牧者就更應從對象本身出發,深入了解他/她,一起尋求上帝的心意。
5. 結語:看見故事的「語言」
每個人都是上帝所創造,獨一無二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使故事有機會互相撞碰、影響、建立。要了解故事和其中的含意,我們須要找出當中的語言。性格(所帶出的外顯行為)就是其中一種故事的語言。透過 MBTI 和九型人格兩種性格工具,我以更新了的眼光去看自己和他人所呈現的故事與意義。原來,這種「語言」,可以比聽說的言語,更實在。
6. 參考書目
Bosma, Harke, Tobi Graafsma, Harold Grotevant, and David de Levita.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1997.
及時行樂。Always Enjoy
Footnotes:
- Guy A. M. Widdershoven,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in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ed. A. Bosma Harke and oth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 109.
- 同上。
- 而我主要的工作包括協助辦理政府文件、與喪親者商討喪禮的內容、訪問喪親者以為先人譔寫生平、並完成之前商討的喪禮細節。對我來說,喪禮是一場告別儀式,是讓摯親與先人好好道別的地方、是讓親友珍惜懷緬故人的空間。
- 在這行業工作,讓我認識到死亡很公平,每人都不能避免。即使生存時有多大的成就或財富,死後都將在同一政府窗口,領取一式一樣的死亡證;即使可以選擇較奢華的喪禮佈置或棺木, 遺體卻只能遵從某幾種方式處理,沒有例外。
- 另外,MBTI 比九型較適合在小組和團契中分享。在 MBTI 中同傾向的人容易互相 明白,即使不同傾向的人亦可以透過互相比較和分享中取得共識。但九型中即使 同一型的人,亦有機會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模樣,故較難取得一個共同定位。此外,九型人格的切入點亦較深入,並涉及個人的黑暗面,所以實在較難讓弟兄姊妹輕鬆地交流。不同九型型號的人,亦相對較難明白或認同其他人背後的動機,故九型較適合用於個人輔談中,而非在群體中作團隊關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