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人迫到上心口,政治宗教怎二分?

28 北方王必帶許多財寶回本地,但他的心反對聖約;他恣意橫行,回到本地。「到了指定的時期,他必返回,侵入南方。這一次卻不像前一次,因為基提的戰船要來攻擊他,他就喪膽而退。他惱恨聖約,恣意橫行,要回來善待那些背棄聖約的人。他要興兵,這兵必褻瀆聖所,就是堡壘,除掉經常獻的祭,設立那施行毀滅的可憎之物。他必用巧言奉承違背聖約的惡人;惟獨認識上帝的子民必剛強行事。(但以理書 11:28–32, 和修本)

我的仔女很喜歡每晚睡前聽故事。透過我與太太挑選的故事,他們不斷建立理解判斷這個世界的框架。其實,不單小朋友需要故事,大朋友也一樣。因為我們都是藉著故事去感知這個混亂的世界。鑑故知今,以史為鑑。歷史,本來就是一個故事。

在主前第二世紀上半葉,耶路撒冷身陷一個極複雜的困境。夾雜在三個政治霸權之間的隙縫(北方西流基王朝;南方多利買王朝;萌芽中的羅馬共和國:基提),耶路撒冷見證著幾個政治勢力,不斷爭逐她的心與管治權。享受了多年相對的宗教自由之後,北方王安提阿古四世 (Antiochus IV Epiphanes) 推行 「希臘化運動」,強迫各民族放棄自己的傳統,以希臘人民的方式去生活,創建大國 One People。就在主前167年,安提阿古禁止猶太人在聖殿獻祭與耶和華(除掉常獻的燔祭),在聖殿設立供奉宙斯 (Zeus) 的祭壇,強迫猶太人以豬為獻祭物,並在聖殿裡與娼妓交合(次經馬加比二書 6:4)。「誰沒有按照王命去行的,必然處死。」(次經馬加比一書 1:50 )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禁令。猶太人雖然已經亡國超過400年,但他們一直享有「宗教自由」,能在外邦政權的管束下,持守他們傳統的本土宗教及文化。然而,在安提阿古這個禁令之下,「猶太教」被取締了。猶太人的身份將會消失,猶太人不可以再守割禮 (circumcision);不可以守自己的節期;不可以守他們的食物規條 (Kosher)。換言之,猶太人從此不要稱呼自己是猶太人了(次經馬加比二書 6:6)。叫自己做希臘人吧!忘記律法吧!

有人以為政治與宗教理應互不相干。恰好相反,政治與宗教從來都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如何在政治不穩定,甚至是政治壓迫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活出信心,本來就是聖經裡面一個恆常出現的處境!在這種困境裡,罪惡會變得更顯眼,人會更期盼上帝的公義,人性亦會就彰顯。

政治與宗教從來都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

面對這種「迫到上心口」的壓迫,猶太人可以點做呢?根據但以理書,我們看見有三種不同的回應。三種人,三種傳統,三種未來,三種故事。下次繼續講。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